为什么很多人把《缠论》学废了 很久没有发专栏文章了,粉都快掉光了,但又不知道聊什么。这篇文章是我根据@背驰三线合一 的视频整理出来的文字版,经他同意的...

为什么很多人把《缠论》学废了 很久没有发专栏文章了,粉都快掉光了,但又不知道聊什么。这篇文章是我根据@背驰三线合一 的视频整理出来的文字版,经他同意的...

来源:雪球App,作者: 明理明净,(https://xueqiu.com/1417410725/237641227)

很久没有发专栏文章了,粉都快掉光了,但又不知道聊什么。这篇文章是我根据@背驰三线合一 的视频整理出来的文字版,经他同意的,感兴趣的朋友,建议先看他的视频,视频做得很用心,非常精彩,配合动画演示,思路非常清晰、很好理解,干货慢慢。再次向@背驰三线合一 老兄表示感谢。

一、认清自己与缠师的差距

首先我们要认清差距,认清自己与缠师的差距在哪里,缠师是一个数学天才,一条鱼,从头吃到尾,连中枢震荡都不放过,能把成本降到负数,可我们很多人连高中数学都没学明白,我们学缠论的的目的是为了盈利、吃到肉,而不是学他、做到他那样的程度,这是完全不可能的,我们要认识到自己的渺小,要做减法、做取舍,知道自己要什么,要舍弃什么。在我看来,很多视频播主解读缠论都犯了一个通病,就是照本宣科,照猫画虎,这对于应付考试,写论文搞研究兴许管用,但对于实际操作,这中间还隔得很远。

二、认清理论与现实的差距

缠论是一本理论数学,是一个系统工程,这一套理论是要能自圆其说的、要能逻辑自洽的、要做到滴水不漏、不能有任何破绽的,而对于我们来说,我们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学会这一套理论、去应付考试、所以我们要跳出缠论,以结果为导向,我们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交易盈利,而不单为了把知识学会。我们要做大量的删减,缠论里很多的篇幅都是为了完善这一套理论的,而那些把缠论学废的人、被绕晕的人、迷路的人,其实是没有分清主次,把注意力、精力花在了那些不重要的地方了。

三、缠论整本著作到底在讲什么

其实就是在讲趋势演化和转变趋势的三种类型:上升趋势、盘整趋势、下跌趋势、缠论通篇所有类容,都是在围绕趋势的演化、转变在进行分解。

趋势类型有且只有这三种,你可以把趋势理解成一年有四个季节,不同的是,四季更替是是周而复始的,有固定顺序的,但趋势的变化是随机的:一个上升趋势,它的后面可能接的是一个盘整趋势,或者是一个下跌趋势一个盘整趋势,它的后面可能接的是一个下跌趋势,或者是一个上升趋势一个下跌趋势,它的后面可能接的是一个盘整趋势,或者是一个上升趋势在这些趋势组合里。

前一个趋势是当下正在发生的,我们要根据现在的这个趋势去判断下一个趋势怎么走,下一个趋势才我们要参与的,而我们要参与的肯定得是上升趋势,这六种组合里,只有这两种组合,包含上升趋势,其他的四种显然是不能参与的,那就把它们过滤掉,剩下的这两种趋势组合都包含有上升趋势,前一种是盘整趋势转变为上升趋势,这种情况我们是不能参与的,首先,我们没有办法判断盘整趋势什么时候结束,其次,即使判断了盘整趋势的结束点,那盘整趋势结束后,还有另一种可能,就是转变成下跌趋势,所以这种趋势组合我们也要过滤点,最后就只剩下这一种,下跌趋势转变成上升趋势。我们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吃这一段上升趋势,其他的趋势转变与我们无关,我们要用一套方法把其他的这几种趋势转变过滤掉,看都不用看,只保留这一种趋势转变,确定下跌趋势的终点,同时保证这个终点是上升趋势的起点。这就是我们学习缠论要达到的终极目的。

最后为了实现这个终极目的,我们再回头里去找实现这个目的的解决方法。而这一套方法,就是我接下来要讲的“背驰三线合一”。

缠师是一个创造者,他发现走势的运行规律,并把缠论写出来,这就是他的意义,至于有多少人能学会,有多少人学不会,这是其次的。我只是一个分享者,所以我分享的方法,大家要能简单、快速学会,并且能理解应用才有意义。之前学过缠论的朋友,请先跳出缠论。缠论里对每个词都有详细、严格的定义,严格按照缠论的标准来看我的分析,你会钻牛角尖的,比如,这只是一段下跌走势,可我们看内部结构,它就是一段下跌趋势,一根一日级别的K线,你放在5分钟级别来看,它可能就是一段趋势,方便所有人简单、快速理解,当我对一段只有几根K的走势说成是趋势的时候,你就自动对应到相应的级别去理解就可以了。不用钻牛角尖,或者你把我说的趋势理解成并非缠中说禅趋势。我说的趋势,是不需要解释的,任何人都能看明白的。如果按照缠论的分解,光是缠中说禅趋势,这个词我就得解释半天,我要是解释缠中说禅趋势,那就得解释缠中说禅中枢,解释中枢,就得解释线段,解释线段,就得解释笔是怎么来的,越细分,越混乱,你按照我的思路来理解趋势,相当简单,我的每个视频就几分钟时间,我要在一个小时之内把这套方法解释清楚,什么原理、什么逻辑、怎么操作、能达到什么样效果都要分析清楚,就算是零基础的小白,也能快速学会,如果照本宣科,缠论的每篇文章都能讲一个小时。最后还把大家绕晕了。我们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应付考试,用最简单的方式理解并学会应用,才是最重要的。

还是建议感兴趣的朋友直接去看@背驰三线合一 的视频分析。

#缠论# #缠论108课# #缠中说禅# $上证指数(SH000001)$

相关推荐